鉅亨網記者宋宜芳 台北

人人都想當市場贏家,但該怎麼做才能成為基金投資常勝軍呢? 投資人可借鏡贏家特質方程式來略窺一二。摩根投信 10 月初針對逾 2000 名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且有獲利賺錢的投資人進行網路調查發現,基金投資贏家的 4 大特質有,(1) 投資時間要長。(2) 每月檢視基金投資績效。(3) 贏家普遍有停利觀念。(4) 投資標的夠多元。

摩根投信調查指出,基金投資贏家的特質發現,(1) 投資時間要長,將近 7 成受訪者的定期定額資歷超過 10 年。(2) 每月檢視基金投資績效,逾 9 成至少每月 1 次檢視基金績效。(3) 贏家普遍有停利觀念,6 成贏家會在基金獲利 10%~20% 時進行獲利了結。(4) 投資標的夠多元。 超過 6 成偏好布局全球、標的多元分散。

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表示,市場更迭起伏,透過定時買入定額基金,只要選擇長線趨勢向上的市場,不論行情如何波動,淨值上揚時,雖買到較少單位數,但淨值下跌時,反倒能增加購買單位數,長線下來成本及風險自然平均分攤。而且,複利效果需要把時間拉長才可以顯現。

調查顯示,將近 7 成 (69%) 基金投資常勝軍定期定額扣款資歷超過 10 年,超過 5 年的比例甚至高達 96%,正好印證定期定額投資獲利的成功關鍵在於『及早開始,持之以恆』。

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強調,中長期投資是定期定額累積財富最重要的原則,最好持續 3 年以上,才能得到好效果,此外,由於定期定額是平均成本、長期投資、積少成多的投資方式,因此開始投資的市場時點並不需要太過在意,即使投資過程中股價一定會有高低起伏,但是高低都買的結果還是會讓投資成本趨於平均,不輕易因市場的風吹草動而停止扣款,才是擴大獲利之道。

定期定額雖又被稱為「懶人投資法」,但定期檢視投資績效依舊必要。調查顯示,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指出,近 4 成 (38%) 基金投資常勝軍每周都會檢視其報酬率,有 36% 表示每個月會看 1 次,甚至有 18% 每天都會檢視其報酬率,意即:超過 9 成都會定時檢視定期定額基金的投資績效。

劉玲君進一步指出,透過定期檢視績效,可適時將已達成投資目標的定期定額基金獲利了結,並重新調整定期定額基金的投資組合,才能達到理財投資的最大效益。

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認為,投資人最清楚自身風險承受度和理財目標,透過自行設定停損點及獲利點,正可適時檢視投資組合的適切性以及投資報酬,適時降低損失程度,並進而保障投資獲利,避免紙上富貴發生。

調查也顯示贏家們高度認同在景氣循環中適當停利的投資型態,且超過 6 成將停利點設在 10%-20%,兩成則設於 20%-30%,顯示長期投資後只要找一個相對好的時機賣出基金,獲利的機會應該是很大的。

至於在定期定額偏好上,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說明,超過 4 成 (41%) 基金常勝軍為中規中矩型,定期定額投資較偏好區域型或全球型基金;逾 2 成 (21%) 則為花心博愛型,喜歡分散多元佈局的基金,偏高波動標的或特定國家和產業也不再少數,分別都有 17%,顯示全球多元分散佈局是贏家們長線投資得以脫穎而出的致勝兵法。

07605E21037AFF81
arrow
arrow

    iye846m8y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